Sunday, April 09, 2006

我的外公林擎岱(1911-1944)

林擎岱在德国汉莎航空公司

林擎岱和他的同事们-左起:吕钦贤(?)、林擎岱、荣观兑、何守荣、林大纲、陈凤歧(?)

民用航空志摘录

欧亚航空公司(简称“欧亚”)飞行队伍隶属公司机航组总飞行师室管理,公司筹备期间,先在德国聘任飞行人员7人。民国20年2月4日,“欧亚”又在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简称“汉莎”)聘任2名飞行驾驶员,5名机械员。“欧亚”的飞行队伍由中国籍和德国籍两部分人员组成,德国籍人员多于中国籍人员。民国24年后,中国籍空勤人员逐渐增加,其中何守荣、林擎岱、林大纲等都有高超的技术。民国30年8月,国民政府交通部宣布终止和“汉莎”签订的合同后,该公司的飞行队伍都为中国籍人员组成。

“欧亚”刚成立时,德籍技术力量比较集中,在飞行人员和无线电通信技术等方面,中国籍人员担任正职的可谓寥寥。民国24年起,“欧亚”从同济大学招考一批应届毕业生,经一段时间培训后当机械员,待他们稍有经验后,再选派到德国“汉莎”去学习。他们中学飞行的有何守荣、林擎岱、林大纲、吕钦贤、陈凤歧、荣观兑等。这批人学成回“欧亚”后,都成为飞行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何守荣、林擎岱还担任过机航组主任。

“欧亚”在德籍人员撤离后,所有遗缺由中国人员担当并无任何影响。根据当时该公司的飞机数量,飞行驾驶员由林擎岱、林大纲、吕钦贤、何守荣、荣观兑等充任。这批飞行人员的技术都很不错,其中如林擎岱,有次从香港飞桂林,为了防止日本飞机的袭击,需在夜间飞行,但桂林机场没有夜航设备,只能临时点燃几堆柴火作为导航目标;此外机上没有副驾驶,又无报务员,只能临时把只会发报的杭效祖拉上飞机充当报务员,他照样完成了这次夜航任务,即可见其驾驶技术和英勇顽强精神的一斑。

当时,“欧亚”能移交给“央航”的飞机,也仅就是逾龄而残旧的 JU52型“欧亚19号”机1架。随后,虽有航委会自民国32年5月至34年8月先后拨借给日制97式机(Jap.97)1架,美制伏尔梯机(Voltee)2架,德制亨格尔机(Heinkel)1架,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生产的A-29型机(A-29 Lockheed)10架。但这些飞机不仅逾龄陈旧,而且都是不能作战的军用飞机及缴获的敌机,并不适用载客运货,经勉为其难地将前存器材尽量以人力改制修理,才算勉强加入航班,但仍屡修屡坏,其中多有飞行1次,需修理1月者。如A-29型机,开始用过一段时间,但因性能不好,经常发生故障,在中国籍飞行人员中技术可算相当不错、并任当时机航组主任的林擎岱,于民国33年11月10日驾该种机型自成都飞抵昆明机场降落时,由于难以驾驶,结果俯冲坠地,人机全毁,机上大小共21人全部遇难,所以后来就很少使用。


http://www.xmatc.com/atcdata/html/44936.html
http://www.xmatc.com/atcdata/html/44889.html

Lockheed A-29"Hudson"

Photos by André Ravary (http://gmam.ca/hudson.htm)






A-29
source http://gmam.ca/hudson.htm

Hudson A-29

Manufacturer: Lockheed
Overall Length:

44

feet

4

inches

13.51

metres
Wing Span:

65

feet

6

inches

19.96

metres
Height (tip of tail):

11

feet

11

inches

3.63

metres
All-Up Weight:

21, 000

pounds

9, 523

kilograms
Empty Weight:

12, 825

pounds

5, 816

kilograms
Maximum -

253

mph

407

Km/h

220

knots
Patrol -

205

mph

330

Km/h

178

knots
Endurance:
Hours cruise
Hours patrol
Range:

1, 550

Miles

2, 495

Kilometres

1, 347

Nautical
Ceiling:

26, 500

feet

8, 077

metres
Engine: 2 – Wright R-1820-87, each 1200 hp.
References: Sixty Years, The RCAF and CF Air Command 1924-1984, Ed. Larry Milberry


"驼峰航线" 摘录


此时林大纲机组被航委会安排“特殊任务”,只有机航主任林擎岱、副驾驶盘明,随机报务员盛栋华。盛栋华和郭永凡是最要好的朋友,当时还没改名的欧亚航空公司成都站的职工宿舍就在成都春熙路口凤祥银楼楼上,每次飞行落地后碰巧见面,两人一谈就是小半夜。对朋友无话不说的盛栋华悄悄告诉郭永凡,他们机组对A-29的飞行性能充满忧虑,因为这种飞机原来是轰炸机,重心是按轰炸机要求设计的,整个飞机重心偏向地板和机翼下方,经过“改装”运输机后,重心就分散了,操纵吃力,起飞和降落很不稳定。

  说到这里,盛栋华的声音更低了:“机长说,迟早要出事儿……”

  “那就告诉林擎岱,你们别飞了。”郭永凡焦急地劝说好朋友。

  “可没有别的飞机啊,再说,战事这么紧张,运输任务这么重……”说话间,愁云涌上盛栋华的脸。

  “没事儿,你们机长技术好。”郭永凡赶紧打哈哈,转移话题。

  离林大纲机组在“驼峰”牺牲将近一年,1944年11月10日,林擎岱机组驾驶的A-29在昆明巫家坝机场坠毁,机组三人包括盛栋华本人,全部牺牲。

  当初的“预言”是如此之准确——事故果然是发生在飞机起降阶段。

  郭永凡老人说,整个抗战期间,陷于停顿状态的“央航”基本上就这么两架飞机正常飞行,最后全摔了,一架直接摔在驼峰航线上,一架也差不多,挨了个边。那时的人啊,明知道有危险,有牺牲、要死亡,就是不退缩。

Junkers JU52/w33/w34(容克斯JU52/w33/w34)

Junkers JU52(容克斯JU52)
Junkers JU52(容克斯JU52)



Junkers W34(容克斯W34)
Junkers W34(容克斯W34)




http://www.warbirdalley.com/ju52.htm
http://www.warbirdalley.com/images/ju52-02.jpg
http://www.answers.com/main/ntquery;jsessionid=jak8yo7sodeu?method=4&dsid=2222&dekey=Junkers+Ju+52&curtab=2222_1&sbid=lc06a

http://www.junkers.de/flugzeuge/ju52/mythos_ju52.html

http://www.geocities.com/hjunkers/ju_ju52_a1.htm


http://www.geocities.com/hjunkers/ju_w33_a1.htm

昆明巫家坝机场

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IATA代码KMG,位于昆明东南部,始建于1923年,曾于1958年、1993年、1998年3次进行大的改扩建,目飞行区等级为4E,跑道长3600米,可供波音747、空客A340等机型起降。机场占地总面积4297.12亩,站坪和停机坪面积25万平方米,停机位34个,航站楼总面积76900平方米,共有候机厅17个,设计能力为旅客吞吐量1037万人次/年,2004年实际的旅客接待量9,797,260人次,在国内民用机场中,居第7位,货邮吞吐量达171,013.0吨,居第7位,起降92,385架次,居第8位。目前,共开通国外内74个城市的167条航线。在中国民用机场中巫家坝国际机场是离市中心最近的机场,仅为3公里,有多条公交线路直达市区。

巫家坝机场原为军用机场,二战时是飞虎队的主要基地和司令部所在,也是驼峰航线的终点站。


林擎岱一家

外公林擎岱和外婆黄衣青
他们的三个女儿林云,林香和林林(自左至右)

Saturday, April 08, 2006

悼念林擎岱烈士

当年参加追悼的群众队伍
外婆黄衣青为外公林擎岱写的祭文
外婆黄衣青和两个女儿林云林香在外公林擎岱墓地

Friday, April 07, 2006

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

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座落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内





林擎岱的名字在墓碑上

Wednesday, April 05, 2006

南京航空烈士公墓

http://my.cnd.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40454&forum=6

驼峰航线 - The hump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uofenghangxian/96.shtml

世界航空史上最悲壮的一幕:驼峰航线(http://book.sina.com.cn/nzt/his/tuofenghangxian/index.shtml)





http://www.caacjournal.com/2005journal/583081.asp